币安——比特币、以太币以及竞争币等加密货币的交易平台(访问: hash.cyou 领取833USDT)
大唐海南海上风电事业部总经理张建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项目建成后每台风机满负荷一小时可发出1万千瓦时电量,每转一圈可产生16千瓦时电量,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出36.6亿千瓦时电量,可供300万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项目全容量投产后,年上网量可达36.6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11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87万吨,对推进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促进海南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海油发布的《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3909万千瓦,约占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的8.2%,主要分布在10个省份,其中,江苏和广东两省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两省合计占全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的58.1%;其后依次是山东累计并网容量超过500万千瓦,浙江累计并网容量超过470万千瓦,福建累计并网容量超过370万千瓦,三省合计占比34.8%;其他还有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广西并网容量共计153万千瓦,合计累计占比为7.1%。
早在2024年年初,福建、山东、海南等沿海省份就已相继公布当年的海上风电项目规划。其中,福建省2024年将重点建设11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85吉瓦(GW);海南在东方西部、文昌东北部、乐东西部、儋州西北部、临高西北部50米以浅海域优选5处海上风电开发示范项目场址,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2025年实现投产规模约120万千瓦;山东以青岛、烟台、东营、潍坊、威海、日照、滨州等市为重点,围绕海洋强省战略组织实施和“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规划建设,加快推进6兆瓦、8兆瓦及以上大功率海上风电设备研制及使用,带动相关配套装备产业发展,建设高端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根据《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分析,海上风电建设节奏在2024年下半年已经明显加快,整机单位千瓦价格总体止跌回稳,建设安装成本有所下降,电网接人条件持续改善。广东、福建、浙江等加快开展前期工作,项目核准提速,产品和服务招标持续活跃,但受上半年用海审批影响,新项目开工有所放缓。2025年,从在建和核准项目进程推算,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预计超1400万千瓦,发展速度进一步提升,新增装机机组以8.5兆瓦及以上机组为主。山东、广东、海南、江苏新增装机容量将排名前列。
面对海上风电的持续增长,强大的生产能力和配套产业链必不可少。当前,我国已形成从开发建设到配套服务的海上风电完整产业链。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成本最优的全套产业链供应链,全球风电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零部件,有60%至70%在中国生产制造。目前沿海各地都在加快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建设。在沿海地区分布的7家海上风电整机企业,生产工厂共投产27个,2024年在建有11个,年设计产能合计超过5000台套,每个生产基地平均年设计产能超过200台套。沿海地区叶片厂有20家左右,齿轮箱6家,发电机超过10家,海塔超过10家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省份已经进行了国管海域的深远海风竞配,开始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除了上述深远海风的单个示范项目外,广东、上海和广西等地在年度海风竞配中已经开始提前对国管海域的深远海风项目进行规模化开发,比如2024年3月,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上海市2024年度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其中涉及4个深远海风项目合计4.3GW;2024年7月,国电电力发布公告,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合计6.5GW海风项目进行公开招标。